MBSE沪上研讨会圆满收官,安托与达索系统共探模型驱动新未来
9月23日,达索系统与安托智造共同举办的“MBSE路演暨用户研讨会”在上海正式开幕。作为MBSE领域中备受瞩目的专业盛会,本次会议成功吸引了中广核、上海微小卫星、南航深研院、航天科技某院、上飞厂、商飞软件、中船702所、中船708所、中车、高研院、浙江大学等多家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技术专家与学者参与,现场交流热烈,思想碰撞不断。
作为2024年中国工业软件百强企业,安托以“AI+数字化转型”为战略核心,依托其上海市专精特新与高新技术企业资质、国家工信部揭榜挂帅项目的入选身份,以及达索系统铂金级核心服务商(C&SI)的生态优势,长期深耕于高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。
安托提供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整体解决方案,覆盖从方法论、工具链、二次开发到项目落地。安托MBSE一站式服务已经在国内航空、航天、汽车、高科技、能源等行业暨航空某所、航天某院、某商业航天、某汽车主机厂、中核集团等知名企业和高校中得到了广泛采用, 促使企业的研发在需求、架构、设计、开发、验证和确认等活动阶段建立相应的数字化模型,从而实现了对产品进行各种仿真验证,在保证了产品性能及研制质量的同时,大幅度降低研制风险,并极大推动了型号暨项目的正向研发能力提升及创新发展。
会议伊始,安托总经理方治回顾了安托作为达索系统核心合作伙伴,在推动MBSE方法、工具链与项目落地方面的实战历程,强调“安心托付,智造未来”的服务理念始终贯穿其业务核心。
达索系统CATIA品牌销售经理陈晓中以“模型驱动,智能化赋能”作为核心理念,为整场会议奠定了专业基调,指出MBSE不仅是工具升级,更是研发体系的重构。
在技术洞察环节,达索系统CATIA品牌高级技术经理魏周君带来《MBSE行业技术发展洞察》,从行业趋势出发,深度解析MBSE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机遇。
随后,达索系统CATIA品牌技术顾问汪官勇通过3DEXPERIENCE平台现场演示,展现其如何打破专业壁垒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设计。
实战案例分享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,安托MBSE事业部总监程凌云在《MBSE工程实践现状及技术展望》的分享中表示,在与领先客户的联合探索中,安托已针对模型应用瓶颈寻求解决方案,并成功实现了从技术验证到工程效能的关键跨越。
中广核研究院吕博士则结合核电领域对“零差错”的硬性要求,分享了MBSE在核电领域进行落地经验,展现了模型在最高安全标准下的关键价值。
随着议题深入,会议迎来“AI+MBSE”前沿环节。中科微小创新院,卫星数字化技术学术带头人郑文老师在《AI+MBSE卫星自动化设计》中,演示了AI如何无缝衔接设计、仿真与优化流程。
南航深研院杨淑群副院长则现场发布“AI for MBSE”插件,生动展现AI辅助工程师实现“少敲键盘、多跑仿真”的智能跃迁。
安托系统工程团队紧随其后,接连呈现航天、核电、商用车三大行业硬核案例
安托系统工程团队随后分享了航天、核电、商用车三大行业的实战案例,王双佳展示了MBSE在航天型号项目中的落地成效,显著节约试验成本;占国熊介绍了核电领域通过五大核心能力构建,实现从需求到优化的全链路贯通与无损传递;耿涛则围绕商用车MBSE从0到1的突破,提出以模型为核心的整车系统设计方法,形成敏捷开发新范式。
最后,安托体系创新部部长、资深数字化转型专家魏政哲在《数字主线技术加持下的实做模型构建与数字样机管理》分享中重点指出,数字主线的核心价值在于打通了从设计、仿真到生产、运维的全链路数据桥梁。它确保了信息的一致性与无缝流动,使数字样机能基于实做模型反馈进行持续迭代优化,从而实现虚实融合的闭环与产品创新效率的飞跃。
在最后的互动环节,现场交流的气氛尤为热烈。现场同仁围绕工具选型、团队转型、模型治理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,安托的MBSE技术团队结合多个行业案例,给予了细致解答。问答之间,不仅是解决方案的碰撞,更是对系统工程未来图景的共识凝聚。本次会议在大家的深入交流中圆满收官,也给大家留下了丰硕的启发与可借鉴的路径。
模型不是点缀,而是转型的基石。本次研讨会虽已结束,但MBSE的实践才刚刚起步。安托将继续与行业伙伴共同推进MBSE在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,助力中国工业迈向数字化新未来。